瀏覽人次: 3482

第一章、導論

本章第一節說明系的設立經過並提供基本資料,第二節則敘述自我評鑑之歷程。 

一、              成立經過及基本資料

 

       本節將從系歷史沿革、師生人數、空間設備和圖書資源和自我展望等面向,逐一做簡略之描述。

(一)        歷史沿革

在佛光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校訓「義正道慈」以及「百萬人興學」培育人才、造福社會的理念支持下,民國89年秋天,資訊應用學系(以下簡稱本系)的前身--資訊學研究所秉持「培養資訊人才及協助地方資訊科技的發展」之宗旨,奉准成立。本系的設立為宜蘭和其鄰近地區的資訊相關人員、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元便捷之進修管道,兩年後,本系開始招收碩士在職進修專班與學士班學生,並依系所合一的原則,將資訊學研究所正名為資訊學系。民國95年,本校改制為大學,將本系納入新成立擁有更充足設備與空間的理工學院。為了與傳統的資訊工程與資訊科學相關系所有所區隔,也為了凸顯兼具「資訊科技應用」與「人文社會關懷」的特質,本系於民國99年,更名為資訊應用學系,並且於民國101年將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併入本系。目前本系隸屬於重新編制後的創意與科技學院,下設有資訊系統與管理、網路與多媒體、學習與數位科技等三組,有關本系之重要沿革請參見[1-1-1]說明及附錄[1-1-1]

本系未來將繼續加強軟硬體教學研究設備,更期望培養學生成為擁有人文素養及關懷社會情操之優質資訊人才。本系教師深切體會,除了專業領域的訓練外,尚須幫助學生能學以致用,使其所學不與社會脫勾,同時也要培養他們具備關懷地方的情懷,並且在實際參與社區專案中,不知不覺地養成服務地方的精神。

 

 

(二)        師生人數

本系近年來學士班招生情形良好,註冊率超過九成。另至103學年度上學期為止,本系目前計有專任教師14(4位副教授和10位助理教授)6位兼任教師、1位專任助理、大學部目前有276人,碩士班30人,碩士在職專班30人,共336人。。本系教師流動率低,自設系以來,除少數教師外,到校後均未流動。

[1-1-1]:資訊應用學系歷史沿革表

日期

名稱

隸屬

備註

898

資訊學研究所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918

資訊學系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合一,招收學士班、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

958

資訊學系

理工學院

本校改制為佛光大學,本系納入新成立的理工學院

998

資訊應用學系

理工學院

「資訊學系」更名為「資訊應用學系」

101

8

資訊應用學系

創意與科技學院

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併入本系。設資訊系統與管理、網路與多媒體、學習與數位科技等三組

(三)        建築面積與圖書資源

本系位於創意與科技學院所在地雲慧樓之二及四樓,空間寬敞,學生有充份的上課、研究、討論、自修及交誼空間,另外在一樓還有專屬普通教室3間,合計約2,500m2,不計算與他系共用之空間,本系的學生平均每人可分得的空間約為7.5 m2,這些空間隔間設計良好,因此有充份的空間讓不同學生即使同時上課、研究、討論、自修或交誼,亦不會彼此干擾,更不會有空間不足的問題。有關本系可用空間與圖書資源說明如下:

1.       教室與設備:雲慧樓一樓專屬普通教室3間(U103U105U108),一樓另有多間可容納50人的教室及一間可容納85人的電腦教室,由本系與創意與科技學院其它系所共同使用。此外,在雲慧樓二樓和四樓有本系專用的三間電腦專科教室(U214U227U426,每間約19)。所有這些授課教室均備有電腦及相關視聽設備建置,包括單槍投影機、電動升降機、電動布幕、DVD放影機、音響擴大機、崁入式喇叭、無線手持式麥克風及無線領夾式麥克風、AV /VGA訊號輸入等。

2.       專任教師研究室與設備:每位專任教師各自擁有一間約6坪的獨立研究室,每間研究室配有符合教師教學與研究所需之相關支援設備,包括:書櫃、辦公桌椅、會客桌椅、電腦桌椅、電腦及印表機設備、電話、防潮箱等。本系專任教師研究室多數在雲慧樓四樓,少數在二樓。

3.       專任教師實驗室:每位專任教師各自擁有一間獨立的實驗室(約12),供教師及其指導的研究生使用,實驗內容涵蓋「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與資訊安全」、「產業電子化與財務工程」等領域。此外,本系尚擁有特色教學實驗室3間。

4.       系辦公室:本系辦公室位於創意與科技學院大樓四樓427室,內設有一位專任助理與數名排班工讀生,協助教師處理教學與研究方面的相關行政事宜。在硬體設備方面,有一組沙發座椅、書櫃,以及傳真與影印設備等供教師使用。

5.       系學會辦公室:為使本系系學會運作順暢, 特別提供一間面積約為8.61坪的獨立辦公室(U215),內有桌椅、電話、網路、書櫃等設備,供系學會成員聚會、聯誼、討論及安排活動之用。

6.       系學生學習中心:本系於103年配合自辦教卓計畫辦理「系所學習角落計劃--資訊能力精進學習中心」,建置完成「資訊應用學系學生學習中心」(U210)。此中心包含學生自我學習的四大區塊:助教輔導區(學習輔導專用)、學習與科技資訊區(含報章雜誌陳列及系內活動通知)、成果分享區(定期張貼學生作品及教師講評)、自修討論區(多功能組合式討論空間)

7.       圖書資源:本系每年均有圖書經費,以購置中西文圖書與期刊,圖書數量呈穩定地成長,有關本系之圖書冊數和經費,請見[附錄1-1-2]

 

                       

(四)        展望

整體而言,成立超過14年的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在師生人數、空間設施和軟硬體設備上已略具規模,在教學研究方面也有預期的成長,但仍需要持續發展與進步。本系位於本校雲慧樓二樓及四樓,目前規劃給教學有3間電腦教室、13間專業教學實驗室及3間特色實驗室,支援本系教師、大學部學生開發專題與研究生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之用。在校內,本系開設「資訊與網路」通識課程供全校學生修習,支援通識及其他各教學單位進行跨系所開課,也支援創意與科技學院的跨領域學程的課程。在校外,本系則協辦各項推廣教育。除此之外,本系設定以下四大工作方向,也陸續收到不錯的成效:

1.        積極爭取產學研的研究計畫,追求學術的研究創新,以及培養出有獨立創意思考的研究生。

2.        積極爭取教育部、政府機關及資訊機構相關人才培育教育改進計畫,以提高課程的實用性。

3.        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競賽、資訊志工服務及業界實習。

 

4.        積極爭取協助地方業者推動e化的機會,以及進行產官學合作。

二、自我評鑑過程

不斷循環與多元回饋是本系自我評鑑的特質,此機制除了本系的專任教師、家長、學生和校友參與外,也邀請校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術與業界專家提供具體建議,並且也建立多種的意見回饋通道,讓本系能不斷地進步成長,茲針對本系在ㄧ般期間和接受學門評鑑階段所做的自我評鑑事項敘述如后。

 

(一)        例行運作期間

 

正式行政運作  為了不斷提升本系的競爭力並順利推展系務,本系除了不定期召開系務、課程與教評會議檢討應興應革之事務外,尚設有具備不同功能性的工作小組:(1)系發展暨自評小組,負責定期搜集與檢視國內、外相關系所之發展狀況和課程,規劃與協調系上整合型研究計畫與各類專案,統整各委員會之分析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和定期報告改善執行結果;(2)招生小組,負責規劃宣傳策略,配合學校招生組負責協調教師進行招生宣傳事宜,和定期舉辦招生成果討論會;(3)教師專業成長小組,負責搜集與分析教師教學意見,舉辦教學交流討論會,以及辦理各類工作坊;(4)學生事務小組,負責搜集與分析各學年重點科目之學生成績,推廣學生參與各類學術比賽並搜集與分析學生的表現,搜集與分析學生參與各類非學術比賽之表現,安排學生參訪、實習和就業輔導,安排學生專題展演與資訊週之進行,以及輔導學生系學會之運作;(5)畢業生成就小組,負責規劃聯繫系友之策略,搜集與分析畢業生之流向與工作情形,以及舉辦系友與師生相聚活動;以及(6)圖書與設備小組,負責圖書、期刊、與教學光碟之採購工作和管理學系網站、專業教室及軟硬體設備之更新。

上述這些小組的成員由系主任統籌安排並徵得專任教師同意後擔任,除招生事務所有專任教師須輪流參與外,小組平日各司其職,但必要也會互相支援彼此的工作,有關本系各工作小組名單,請見[附錄1-2-1]。另本校在98學年度以前,已有教師評鑑機制,此機制係以「教學績效」、「研究績效」與「服務績效」為三大主軸,有關教師評鑑運作之詳細說明,請見第二章第二項。又有關在接受學門評鑑期間所進行之正式行政運作,則請見本節下段之說明。

非正式行政運作  至於在非正式行政運作部份,本系師生可利用班會、導師晤談、班級聚餐、全系與全院師生座談、全系期末餐敘、不定期的問卷、以及系網與Facebook等機會,對校、院、與系提出教、學與生活上之各項建議。正式行政運作與非正式行政運作的自我改善機制如[1-2-1]所示。

 

 [1-2-1]自我改善機制示意圖

 

(二)        執行系所評鑑期間

本系自96學年度起,針對整個系的表現與發展,實行自我檢討,由系主任擔任召集人,負責自我評鑑工作之規劃、督導與執行工作;並以全系專任教師為委員會成員,全面動員、完成評鑑資料之蒐集,並具體落實自我評鑑工作。98學年度通過第一週期學門評鑑後,本系根據評鑑委員之建議、校方的整體規劃、領域發展趨勢和學生特質落實許多改正措施請見[附錄1-2-2]

對於此次教育部第二週期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學校各層級行政單位以及教學單位積極準備,並且相互配合,包括由教學資源中心提供系所評鑑「自評報告書撰寫範本」並且由校長親自主持進行多場次的說明會,校方並於10252日召開第一次學門評鑑委員會會議,並明訂104年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自評作業規劃時程,督促各系所進行評鑑之各項準備事宜。

         本系的自我評鑑委員會的運作模式是,由本系所有專任教師先開會初步討論各類議題後,再由分項領導教師與該項子項目負責撰寫的教師討論後,分別撰述內容。完成後之初稿,先由系助理統合格式後,再由系主任與所有專任老師一起檢視與修正內容,再送請校外評審委員指正,最後再回覆評鑑委員之建議並進行必要之修正,相關會議紀錄,請見[附錄1-2-3]

本系於103110日進行「系所評鑑」實際操演,邀請政治大學理學院院長郭耀煌教授、中央大學資訊電機學院院長王文俊教授及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所長孫培真教授擔任評鑑委員 。此外,校方亦於1033月將各系的課程綱要送外審,並且要求各系針對審查委員的意見做回覆及進行修正。又本系於1036月接受院級自我評鑑,邀請長庚大學資訊工程系鍾乾癸教授、台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系李忠謀教授及彰化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系蕭如淵教授擔任評鑑委員,並針對評鑑委員之建議提出答覆與改善方法。最後,本系於10311月接受校級自我評鑑,邀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李昇暾教授、慈濟大學大學醫學資訊學系系劉瑞瓏教授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科技服務中心林宗葆主任擔任評鑑委員。有關本系的評鑑過程如[1-2-2]所示,另本系接受系、院及校各級評鑑結果與回覆,請見[附錄1-2-4][附錄1-2-5]及附錄[1-2-6]

 

[1-2-2]本系評鑑過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