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4
科技演進與當代文化的對話課程規劃
課程介紹 | 「科技演進與當代文化的對話」課程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探索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方式,又如何與文化產生深刻的互動。課程內容涵蓋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藝術表現形式的演變,以及台灣在地文化的豐富面向。透過深入淺出的引導,帶領學員理解科技與藝術的關係,觀察文化如何回應時代的變遷。同時也探討如何運用當代工具進行文化詮釋與創作。課程強調思考與實作的結合,引導學員透過數位工具記錄與傳承文化內涵,讓傳統與創新產生對話。無論是對科技發展感興趣,或是關注文化傳承的學習者,都能在課程中獲得新的視野與創作能力。 |
預計學員身份 | 本課程適合對科技發展和文化議題有興趣的各界人士,包括學生、在職人士、退休人士、文化工作者、社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或任何對於科技與文化感到興趣者,特別歡迎想要從科技與人文角度了解當代文化的學習者。課程設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學員認識科技演進與文化發展的脈絡,適合具備基本數位工具使用能力,並對人文社會議題有興趣的人士參與。完成課程後,學員將能以更寬廣的視野理解科技與文化的互動關係,並具備運用數位工具進行文化詮釋與創作的能力。 |
課程大綱 | |
第一階段(1-6週):科技發展與人類文明 【階段目標】認識科技發展歷程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理解藝術與科技的關係,培養學員對科技演進的基礎認知。 - 第1週:課程介紹與科技發展史 - 第2週:從藝術史看人類文明發展 - 第3週:科技改變生活的重要事件 - 第4週:電影與動畫的科技演進 - 第5週:印刷、攝影與數位媒體 - 第6週:電腦與網路時代 第二階段(7-12週):台灣文化與在地特色 【階段目標】探索台灣多元文化內涵,從日常生活認識在地特色,培養學員對文化的觀察與理解能力。 - 第7週:台灣文化的多元面向 - 第8週:宮廟文化與民間信仰 - 第9週:台灣建築與文化地景 - 第10週:台灣飲食與茶文化 - 第11週:台灣節慶與民俗活動 - 第12週:期中報告與討論 第三階段(13-18週):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 【階段目標】學習運用現代科技工具進行文化創作與記錄,培養學員將科技應用於文化傳承的實作能力。 - 第13週:設計思考與創意發想 - 第14週:數位內容創作實務 - 第15週:文化資產數位保存 - 第16週:新媒體與文化展演 - 第17週:期末作品製作指導 - 第18週:期末成果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