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48

行動裝置攝影與後製課程規劃

課程介紹 在數位時代,手機攝影已成為記錄生活、表達興趣、傳遞資訊的重要工具。本課程透過行動裝置攝影與後製技術,培養學生的影像敘事能力,涵蓋手機攝影基礎、影像倫理、短影音製作、社群媒體內容創作,並結合生活紀錄、興趣表達與社會觀察,讓學生學習如何透過影像展現個人風格與資訊傳遞能力。透過理論講解與實作訓練,學生將掌握手機攝影與後製技巧,創作具有影響力的影像作品,並靈活運用於日常記錄、內容創作及社群媒體分享。
預計學員身份 本課程適合各行各業的學員,包括學生、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退休人士等,無需專業攝影或剪輯背景,適合希望提升數位素養與影像表達能力的學員。無論是記錄生活、社群經營、內容創作,或是應用於行銷、公關、媒體工作,皆可透過本課程掌握手機攝影與後製技術,提升視覺敘事能力,在數位時代靈活運用影像內容。
課程大綱
第一階段:影像基礎與手機攝影技術(1-6 週)
學員將從零開始,理解影像敘事的基本概念,學習手機攝影的核心技術,並透過實作提升影像表達能力。
1.  影像與敘事基礎:影像的力量與媒體素養,如何用畫面講故事
2.  手機攝影基礎技巧:光線運用、基本構圖法則(黃金比例、對角線構圖)
3.  進階攝影技巧:手機鏡頭應用(廣角、微距、夜拍)、動態攝影技巧
4.  短影音趨勢與內容策劃:社群平台短影音(YouTube Shorts、TikTok)特性與內容規劃
5.  影像倫理與媒體識讀:影像真實性、修圖與AI生成內容的倫理界線
6.  手機攝影實作練習:分組挑選主題,進行影像拍攝與初步剪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階段:手機後製與影像風格塑造(7-12 週)
學員將學習手機後製剪輯技術,掌握影音剪輯的基本流程,並透過風格化設計提升影像表達力。
1.  手機剪輯軟體介紹:CapCut、VN、KineMaster 等剪輯軟體操作
2.  剪輯基礎技巧:時間軸運用、影片銜接與節奏掌控
3.  字幕與旁白設計:字幕排版、配音與背景音樂搭配技巧
4.  短影音特效與視覺風格:影片轉場特效、動畫文字應用
5.  影音發布與社群影響力:社群媒體發布策略、標題與關鍵字優化
6.  影像創作實作:結合前期拍攝與後製,完成一支短影音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階段:整合應用與個人專題製作(13-18 週)
學員將學習如何整合影像拍攝與後製技術,設計個人風格影像作品,並探索影像創作的未來應用。
1.  影像專題規劃與企劃撰寫:選擇個人興趣或社會議題作為主題,擬定拍攝計畫
2.  實地拍攝與素材收集:進行影像紀錄與影像素材整理
3.  影像編輯與內容完善:依據企劃進行影片後製與剪輯優化
4.  作品初審與調整:課堂分享作品,獲取回饋與優化內容
5.  社群媒體發布與流量經營:學習如何推廣與提高影像影響力
6.  期末專題發表:學員挑選一項影像應用,整合學習內容,實作並分享成果
本課程透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讓學員掌握手機攝影與後製剪輯的完整流程,無論是日常紀錄、內容創作,還是社群媒體經營,都能靈活運用影像技術,提升數位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