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3923

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

本節對系不同班制之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的現況、特色、所遭遇之困難和改善方法提出說明,並且做總結。

(一)        現況描述

1-1班制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及其制定情形

本系以本校創校之人文精神為內涵,實作應用為導向,並結合資訊科技和數位學習兩個領域,其成立之宗旨,學士班在培養資訊系統管理與開發、網路與多媒體製作、數位內容設計以及動畫與遊戲製作之初階人才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旨在培育資訊系統、網路與多媒體以及學習與數位科技之研究與管理人才。

本系之教育目標乃配合校與院之教育目標,分析相關領域與就業市場發展現況與前景,以及評量學生特質及定位,並透過歷次的系務會議與系課程委員會發展出來的共識。在檢討與修正機制的部份,主要是經由正式行政運作的系統來推動,包括系務會議、系課程委員會、教學評鑑、院務會議、院課程委員會、校務會議、校課程委員會以及系、院、校自我評鑑等。另外,本系也透過非正式行政管道,例如:系學會、系友會、系座談會、問卷調查等進行回饋與改善機制。以下針對依照校與院之教育目標、就業市場發展狀況與前景、學生特質及定位、以及教師條件等面向所發展而成之系教育目標,進一步說明如后。

校與院之教育目標與系教育目標之關聯性  佛光大學以人文精神為基石,辦學落實生命、生活、生涯之三生理念,其成立之宗旨在於培養兼具品德、品質、品味的社會中堅人才。至於創意與科技學院,結合文化資產與創意、資訊應用、產品與媒體設計與傳播等四個系所,旨在培養:1文化創意與科技傳播之專業人才2促進文創產業發展的人才、3遵守專業倫理、關照社會責任的人才、以及4培養創意思考、設計研發的人才,本系之教育目標與校和院之目標十分契合,有關本校與院之教育目標,請見[附錄2-1-1]

就業市場發展狀況及前景與系教育目標之關聯性  行政院於民國985月公佈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並於「創意台灣(Creative Taiwan-- 文化創意產業行動方案」項下,由經濟部擬訂「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行動計畫」,以更精進的重點領域發展策略及行動計畫,透過政府政策與民間資源之結合,共同推動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至於在推動執行上則以「產業發展躍進計畫」、「數位內容學院計畫」、「國際領航拓展計畫」、以及「數位學習與典藏計畫」等四項為重點計畫。在政府擬定之上述產業發展政策中,「數位內容」十分適合與宜蘭地區所擁有的豐厚文化風貌及觀光休閒資源相結合,在目前建構完善之通訊網路基礎架構下,積極培養多媒體數位內容科技人才,必然可為東台灣地區之數位內容產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國科會「竹科宜蘭基地」已籌設完成並被規劃為「通訊知識服務園區」,該基地面積達73公頃,計畫以軟體設計與通訊產業廠商進駐為發展主軸。可以想見的,未來宜蘭的工業發展將以高科技、無污染的通訊科技與軟體設計產業為主,對此,本系將配合政府之產業政策,積極輔導學界與廠商在蘭陽地區建立數位內容科技研發中心,相信本系之師資可以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人才,為東台灣創造新的產業發展契機,達到環保與產業共存的雙贏局面。

民國1009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所舉辦的高峰論壇中,勾勒人類未來的科技生活,他認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電子書將驅動未來「黃金再十年」。此外,隨著行動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推陳出新和行動上網的普及,將數位內容行動化應是未來行動裝置加值的發展方向。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ewzoo的報告,民國103年全球遊戲人數超過17億人,市場規模達815億美元。至於台灣數位遊戲人數,根據Nielsen 2014年的調查至少有745萬人,產值據工業局的統計2013年已453.2億元新台幣,只是目前我國遊戲市場處於成熟期,為了在競爭激烈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經濟部將遊戲列為知識經濟之重要推動項目,並鼓勵研發遊戲軟體結合軟體工程與影像聲音技術,使產業能順利升級。對此,本系將立體動畫、繪圖技術與影音辨識之研發,與設計出可在不同平台執行之遊戲軟體列為發展重點。

宜蘭地區人文薈萃,文物資源豐富,更為許多民俗戲曲之發源地,加上獨特之地理環境有很多值得典藏和與世人分享之文物,應善加推廣利用。宜蘭科學園區是第一個定位為以發展知識經濟(含通訊知識、文化創意、數位內容、研發等)為主的科學園區,未來新興知識服務產業相繼進駐後,可串聯現有的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形成產業群聚效應,並與宜蘭當地觀光旅遊服務業結合,帶動更多商機及就業機會。而宜蘭縣政府自從提出「環保立縣」開始、經「觀光立縣」、「文化立縣」之後,再進一步提出「資訊立縣」、「科技縣、大學城」的發展主軸。本校位於蘭陽地區北端,十多年來與宜蘭地方建立了相當深厚的關係,除作育許多宜蘭學子外,大學本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與社會關懷,亦促使本校師生參與許多宜蘭地區之各類型研究計畫及活動,這使得本校師生不但對宜蘭地區有深入的了解,亦對宜蘭地區付出十分深厚的關懷。又為了整合文化創意產業上、中、下游之知識與技能,本校於100學年度成立「創意與科技學院」,納入文化資產與創意、資訊應用、產品與媒體設計與傳播等四個系所,致力發展本校文化創意/數位內容產業的研發特色,希望文化創意/數位內容能夠成為全國重新認識本校的起點。而本系於自99學年度起,執行教育部主導的多項計畫,這些計畫有助於學生對數位內容開發與設計經驗之累積,也強化學生整合應用之能力,進而可讓他們朝向行動裝置App、網路與行動內容與數位內容設計等專業領域發展。

       評量學生特質及定位與教育目標之關聯性  系大學部學生的來源大多為普通高中應屆(或同等學歷)之畢業生,少部份屬於技職體系(如四技、二專或高職)之畢業生或是經由轉學考、轉系、學分班等不同的管道進入本系就讀。然而隨著綜合高中的普及,普通高中與職業學校之間的界線漸趨模糊,而學生的來源也日趨多元化。就學生的學術性向而言,本系學生大多屬於第二類組(亦即,理工類組)性向之學生,然而自100學年度本系與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合併後,第一類組(亦即,文法商類組)的學生人數比例大幅增加,為了因應此一改變,本系之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勢必做出重大修正,以因應此一變化。就學生的專業背景而言,本系大一新生入學時,普遍不具備有電腦基礎知識,然而大部分學生皆相當熟悉電腦的操作以及熱門應用軟體的使用(例如:MS Office、手機應用程式App等),並且十分熱衷玩線上和手機遊戲,少部份接受技職體系教育訓練的同學,則已經具備相當豐富的電腦實務操作經驗,並且獲得多張基礎電腦的相關證照(例如:TQC等)。因此,如何將不同學術性向、不同程度的學生帶入同一個教室,在課程設計上必須兼顧這些學生的基本需求,在教學方法上也必須適時改變,才能達到預設之教育目標,並培養出學生的專業能力。

就學生的學習意願及動機來看,本系大學部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意願普遍不高,學習的成就感普遍低落,由大一新生的入學訪談可知,學生對於大學四年所要修習的課程內容瞭解不深,對於本系課程的專業內容只停留在粗淺、表面的認知,然而此一現象普遍存在於國內各大專院校之中,並非由單一的因素所造成(例如:程度不佳或入學分數過低等),而是在社會整體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困境。或許如何在大學四年內導正學生的觀念,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是除了專業內容以外,更為重要的課題。

本系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學生來源有蘭陽與附近地區中小學教師、公私立機構資訊相關人員、本系和鄰近地區大學院校應屆畢業生以及一般社會人士。這些學生所擁有的資訊應用相關理論知識與實作技能差異頗大,不少學生因為是全職生的緣故,能投入學習的時間受限,不過這些學生學習態度積極主動,理解能力也不錯,特別是對其熟悉之專業領域,都能條理分明地論述心得。只是近年來受到整體經濟疲弱、薪資低落、就業不易等因素之影響,本系碩士和碩士在職專學生來源和其他學校一樣,都遭遇到不小的衝擊。

師資條件與教育目標之關聯性  除了以上幾項要素之外,仍需考量本系教師之條件,以釐定本系之教育目標。本系除少數兼任教師外,均具有博士學位,研究專長也都在資訊應用相關領域。本系透過依學程分組的概念將教師分成數個相關領域,並制定相對應的教育目標,有關本系教師專長之分組,請見[附錄2-1-2]。此做法可以避免空有教育目標,但本系教師無法達成之困境,由此分組可知,本系之師資條件與所制定的教育目標有非常高的相關性,足以支持本系所要培養之大學、碩士和碩士在職專班不同專長之人才。

教育目標、學生專業/核心能力與學習能力指標  以下就依據考量上述因素所制定出的教育目標、學生需具備之專業/核心能力以及檢測核心能力是否達成之學習能力指標進行綜合說明。考量就業前景和學生之素質以及興趣,本系所提供的四大學程其內容涵蓋了目前較為熱門的幾個領域,其中「資訊系統與管理」和「網路與多媒體」較為偏向適合理工類組的同學修習,「數位內容設計」較為偏向適合文法商科組的同學修習,而「動畫與遊戲設計」則涵蓋了創意設計、多媒體內容製作、程式設計、遊戲腳本製作等內容,適合理工及文法商科屬性的學生共同參與,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文組或理工之二元分類法,也較為符合目前跨領域學習的概念。

[2-1-1] 為本系大學部各學程的專業/核心能力和檢測專業能力達成情況的學習能力指標。對本系而言,具備基礎資訊科學、實務開發以及和他人合作與溝通的能力,是成為資訊科技初階人員應該擁有的基本能力,因此將這些能力歸為系核心學程的專業/核心能力。而其學習能力則反應在程式之撰寫、對資訊科學基礎理論之闡釋、以及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合作並完成專題實作上。本系其他學程對學生專業/核心能力之設定,偏重將理論融入實務操作方面的應用,而非著重在理論的驗證與開發。又本系之教育目標與校、院之教育目標息息相關,雖然[2-1-1]中,未列入與資訊專業倫理、社會服務相關的指標,但是在院課程、校通識課程中,存在了多門相關的課程,甚至是跨領域的文化創意實作課程,可以在專業能力之外,培養學生正確的專業倫理以及社會服務精神,對於學習動機、意願不高的同學來說,具有正面、積極的鼓勵以及啟發的作用,這也是本系呼應佛光大學創校以人為本的基本精神,發揚「義正道慈」的處事行為準則的最佳範例。

本系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之教育目標在於培育資訊系統、網路與多媒體以及學習與數位科技之研究與管理人才,其專業/核心能力和學習能力指標,請見[2-1-2][2-1-3]。本系碩士與碩士在職專班三組學生之知識領域有明顯之區隔,但本系認為學生應該要能整合與其研究相關的理論與技能、獨立執行自己的研究、並且具備開發、管理和評量資訊系統的能力。值得說明的是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的專業/核心能力相同,但後者用以驗證核心能力達成與否之學習成效指標,比較重視理論和研究與在職進修者實務工作之間的連結。

[2-1-1]:大學部專業/核心能力與其相對應之學習成效指標

專業/核心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1. 系核心學程:具備基礎資訊科學、實務開發以及合作與溝通的能力

l   能以電腦程式語言撰寫程式

l   能闡述資訊科學基礎理論

l   能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合作並完成專題實作

2. 資訊系統與管理學程:具備資訊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與開發的能力

l   能開發網頁資訊系統

l   能開發嵌入式系統

l   能分析、設計與管理資訊系統

3. 網路與多媒體學程:具備網路與多媒體系統開發的能力

 

l   能設計與開發多媒體系統

l   能分析與開發行動裝置系統

l   能維護與管理網路系統

4. 數位內容設計學程:具備數位內容設計與製作的能力

 

l   應用數位多媒體之設計與製作原則

l   應用系統化教學設計的要素

l   應用數位多媒體評鑑方法與原則

5. 動畫與遊戲設計學程:具備動畫與數位遊戲設計與開發的能力

l   設計與製作動畫

l   設計與製作數位遊戲

l   企劃與撰寫遊戲腳本

 

[2-1-2]:碩士班專業/核心能力與其相對應之學習成效指標

專業/核心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具備資訊系統與管理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l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的理論與技能

l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的研究

l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具備網路與多媒體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l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的理論與技能

l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的研究

l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具備學習與數位科技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l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的理論與技能

l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的研究

l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數位教材或資訊系統

 

[2-1-3]:碩士在職班專業/核心能力與其相對應之學習成效指標

專業/核心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具備資訊系統與管理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l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l   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l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具備網路與多媒體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l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l   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l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具備學習與數位科技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l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l   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l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數位教材或資訊系統


1-2班制之課程規劃及其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關係

         本子項目第一節將說明本系學士班課程規劃和所設定的教育目標與專業能力之間的關聯性,第二節則敘述碩士班和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規劃和所設定的教育目標與專業能力之間的關聯性。

1-2-1學士班課程規劃及其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關係

本校自101學年度起,在楊校長朝祥的領導下,大學部全面實施學程化課程,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習效果導向更明確,除強化學科領域之核心學識,在畢業學分仍維持至少128學分的前提下,能含括20幾個學分為一個學程,學生便可依個別興趣或結合生涯規劃自由運用,也增加了跨領域學習的空間。這樣對於來自於不同領域、不同性向的學生,可以依照其本身的背景、能力以及志趣,在符合畢業128學分的要求下,自由地選擇適當的學程,增加了彈性選擇的空間,使得不同程度、不同需求的學生能夠各取所需。在學程制的課程安排下,傳統學系的龐雜課程和新興學科重新安排,為求有系統且紮實的學科知識教育,去除不合時宜的課程,將基礎學域劃分成不同階段的學程,如基礎學程、核心學程、專業學程等,層次分明,以因應個別化的需求。學程制在面對高度且持續分工之新世紀社會的優勢,遠非傳統學系的課程設計所能及,具體來說,機動性、彈性與跨領域整合是學程制有別於舊有學分制的最大特色,而多元化的選課組合還可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要主動學習什麼,給學生一個真正自由、自我負責的學習環境。

本系學士班為了培養前子項目所述之四類人才,特別規劃了一個核心學程以及四個專業選修學程,考量到學生來源多元和較適合具像化學習的特質,學程的設計及課程內容的規劃以多元、適性與實務應用為導向,課程架構由基礎概論、進階深入到整合應用,各年級有學習重點,對必修和選修課之分配也適當。又本系除了有程式會考之外,在透過基礎專題實作與專題實作來檢視各學程學生之整合應用能力時,亦會配合評量標準表讓學生有更明確的遵循依據。茲將本系各個學程的專業/核心能力與學習成效指標及其相對應的課程驢列於[2-1-4][2-1-8]

 

 

 

 

[2-1-4]:學士班「系核心學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基礎資訊科學、實務開發以及合作與溝通的能力

說明:訓練學生具備資訊科學領域之基礎學理和技術原理與應用的專業知能,理論與實務並重,以便日後能藉以學習更進階之知識與技能。另透過專題實作課程,以培養專案開發所需之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以電腦程式語言撰寫程式

程式設計、資料結構、資料庫系統、基礎專題實作1、基礎專題實作2、專題實作1、專題實作2

能闡述資訊科學基礎理論

計算機概論、微積分、系統分析與設計、資料通訊與電腦網路、資料庫系統、基礎專題實作1、基礎專題實作2、專題實作1、專題實作2

能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合作並完成專題實作

溝通與簡報技巧、基礎專題實作1、基礎專題實作2、專題實作1、專題實作2、實務實習

 

[2-1-5]:學士班「資訊系統與管理學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資訊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與開發的能力

說明:學生需對資訊系統的分析與設計有一基礎認識,並能實際管理與實作開發一資訊系統。其中,資料庫管理、離散數學及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讓學生對資訊系統的架構有一基礎認識,程式設計課程則讓學生學得實際開發能力,管理資訊系統、決策支援系統及人工知慧則讓學生能更有效運用資訊系統進行資訊運用及管理。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開發網頁資訊系統

計算機數學、離散數學、互動式網頁製作、演算法、網頁程式設計、進階網頁程式設計

能開發嵌入式系統

計算機數學、人機互動程式設計、離散數學、嵌入式程式設計、演算法、智慧型代理人

能分析、設計與管理資訊系統

智慧型代理人、進階網頁程式設計、管理資訊系統、決策支援系統、人工智慧概論

 

[2-1-6]:學士班「網路與多媒體學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網路與多媒體系統開發的能力

說明:學生需對影像、聲音、視訊與網路的基本原理有一基礎之認識,並能夠結合計算機的軟硬體進行網路系統與多媒體的管理與應用。其中基礎科目如計算機數學、離散數學為培養網路與多媒體的基礎知識,而程式設計的相關課程則培養學生的實作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設計與開發多媒體系統

計算機數學、物件導向程式設計、離散數學、影像處理概論、多媒體系統

能分析與開發行動裝置系統

計算機數學、物件導向程式設計、離散數學、行動裝置程式設計、進階行動裝置程式設計

能維護與管理網路系統

計算機系統、作業系統、無線網路概論、網路管理、網路程式設計

 

[2-1-7]:學士班「數位內容設計學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數位內容設計與製作的能力

說明:學生需對數位學習、數位遊戲、數位影音與數位出版等相關領域(產業)有一基礎之認識,擁有學習與多媒體設計之理論知識,以及具備企劃、設計、製作與評鑑教育類和非教育類數位多媒體專案之能力以因應職場需求。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應用數位多媒體之設計與製作原則

學習科技與多媒體概論、數位影音編輯、數位學習概論、多媒體企劃與腳本實作、遊戲開發與腳本實作、數位出版實作、兒童遊戲設計、數位內容評鑑、課程開發與學習平台管理

能應用系統化教學設計的要素

數位出版實作、兒童遊戲設計、數位教學設計、線上課程帶領方法與技巧、數位內容評鑑、課程開發與學習平台管理

能應用數位多媒體評鑑方法與原則

學習科技與多媒體概論、數位影音編輯、數位學習概論、多媒體企劃與腳本實作、遊戲開發與腳本實作、數位出版實作、兒童遊戲設計、數位教學設計、線上課程帶領方法與技巧、數位內容評鑑、課程開發與學習平台管理

 

[2-1-8]:學士班「動畫與遊戲設計學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動畫與數位遊戲設計與開發的能力

說明:設計尖端、具吸睛效果的動畫應用系統(含數位遊戲)所須具備的技術能力為動畫與遊戲系統成功的一重要環節,而其內容則包括:平面/3D動畫設計技術、平面/3D動畫程式設計、以及尖端的資料輸入技術如影像辨識和體感技術等。除上述技術能力外,企能力亦是成功應用的另一重要環節,此均為動畫與數位遊戲設計與開發的重要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設計與製作動畫

視窗程式設計、2D動畫製作、影音辨識概論、3D動畫設計與製作、2D動畫程式設計、人工智慧概論

設計與製作數位遊戲

視窗程式設計、2D動畫製作、影音辨識概論、互動遊戲設計、3D動畫設計與製作、2D動畫程式設計、3D遊戲程式設計、3D遊戲製作、人工智慧概論、軟體工程概論

企劃與撰寫遊戲腳本

互動遊戲設計、遊戲企劃與腳本實作、3D遊戲製作


值得說明的是,本系在設計課程時,先由全體專任教師透過系課程委員會議,溝通討論系核心學程之專業/核心能力以及必修與選修科目,其它學程之專業/核心能力與科目內容,則由學程召集人與具相關專長之專任教師開會擬定後,再送至系課程委員會通過後施行。有關本系學士班各學程之專業/核心能力以及科目之制定過程,請見[附錄2-1-2]之系課程會議紀錄以及[附錄2-1-3] 之大學部課程大綱,至於在實施學程化課程後,各科目之開課次數紀錄,請見[附錄2-1-4]。而學士班課程地圖如[2-1-1]所示。



[2-1-1]本系學士班課程地圖
 

1-2-2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課程規劃及其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關係

本系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設有資訊系統與管理、網路與多媒體以及學習與數位科技三組,為了因應與開拓多元碩士與碩專學生來源,自103學年度起在各組下提供六種模組課程,亦即,資訊系統與管理含智慧型資訊應用和資訊系統開發與應用兩個模組課程,網路與多媒體組含創新網路和多媒體技術兩個模組課程,以及學習與數位科技組含數位學習和電子化政府兩個模組課程。除了「資訊應用專題討論必修課外,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生涯規劃,自由選擇模組或自由組合適合的課程完成學業。茲將這六種模組的專業/核心能力與學習成效指標及其相對應的課程驢列於[2-1-9][2-1-14]

 

[2-1-9]: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智慧型資訊應用」模組課程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資訊系統與管理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說明:學生需要對於目前巨量資料(Big Data)環境下的資訊管理和智慧型決策分技術之發展趨勢進行瞭解。所探討主題包括:資料工程、資料庫、資料模式與知識探索、人工智慧、管理資訊系統、智慧型決策支援系統等內容,並且能夠利用上述的技術為工具解決巨量資料之商業智慧與決策支援的實務應用與研究中所面對的問題。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技能(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資料工程、資料模式與知識探索、智慧型決策支援系統、人工智慧專題、管理資訊系統專題、群集智慧、高等資料庫、財務運算、網頁擷取程式設計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研究(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資料工程、資料模式與知識探索、智慧型決策支援系統、人工智慧專題、管理資訊系統專題、群集智慧、高等資料庫、財務運算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資料工程、資料模式與知識探索、智慧型決策支援系統、人工智慧專題、管理資訊系統專題、群集智慧、高等資料庫、財務運算、網頁擷取程式設計

 

[2-1-10]: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資訊系統開發與應用」模組課程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資訊系統與管理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說明:學生需具備資訊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的能力,其中軟體工程、軟體評估模式、物件導向技術等課程在培養學生有效率開發資訊系統的能力,相關程式課程則是讓學生利用習得之技術實際開發資訊系統與軟體,以培養學生之實作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技能(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物件導向技術、軟體工程實務、軟體評估模式、行動裝置程式設計技術、劇本式程式語言、人機互動系統、進階Java程式設計議題、網頁開發技術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研究(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物件導向技術、軟體工程實務、軟體評估模式、行動裝置程式設計技術、人機互動系統、網頁開發技術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物件導向技術、軟體工程實務、行動裝置程式設計技術、劇本式程式語言、人機互動系統、進階Java程式設計議題、網頁開發技術

 

[2-1-11]: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創新網路」模組課程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網路與多媒體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說明:學生需對目前網際網路之技術有所了解,並能實際運用相關技術進行軟體或系統開發。其中,網路效能分析與模擬讓學生了解網路效能之評估,各種創新網路課程介紹各網路型態之通訊協定,各專題課程則讓學生學習相關創新網路上應用程式或系統開發之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技能(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網路效能分析與模擬、點對點網路、高速網路專題、網路管理技術、網路安全技術、無線網路技術、雲端網路技術、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平行與分散式系統、分散式系統專題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研究(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網路效能分析與模擬、高速網路專題、網路安全技術、無線網路技術、雲端網路技術、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平行與分散式系統、分散式系統專題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點對點網路、網路管理技術

 

[2-1-12]: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多媒體技術」模組課程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網路與多媒體之研究與管理能力

說明:學生需要對於目前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瞭解,包含了電腦視覺、影像處理、圖像辨識、影像監控、多媒體資訊檢索等領域,並且能夠利用演算法、人工智慧作為工具解決多媒體技術管理與研究中所遇到的問題。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技能(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高等演算法、影像顯示訊號處理、電腦視覺系統、影像處理、圖像辨識、影像監控系統專題、智慧型系統設計專題、多媒體檢索、進階動畫製作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研究(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高等演算法、影像顯示訊號處理、電腦視覺系統、影像處理、圖像辨識、影像監控系統專題、智慧型系統設計專題、多媒體檢索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

影像處理、圖像辨識、影像監控系統專題、智慧型系統設計專題、多媒體檢索、進階動畫製作

 

[2-1-13]: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數位學習」模組課程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學習與數位科技研究與管理能力

說明:為了因應當前以學習者為本位的教學形態並且瞭解數位科技應用在學習上的趨勢,學生除了要擁有認知、動機與數位學習和研究等相關理論知識外,也應具備資訊融入教學、網路資源利用以及數位教材開發、管理與評鑑等實務知識與技能。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技能(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數位學習導論、研究方法、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網路資源利用、學習與認知、資訊融入教學理論與應用、學習動機與數位科技、數位內容評鑑研究、教育統計學、教學多媒體設計與製作、教學動畫製作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研究(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數位學習導論、研究方法、網路資源利用、學習與認知、資訊融入教學理論與應用、學習動機與數位科技、數位內容評鑑研究、教育統計學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或數位教材

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資訊融入教學理論與應用教學多媒體設計與製作、教學動畫製作

 

[2-1-14]: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電子化政府」模組課程之學習成效指標與課程關聯表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學習與數位科技研究與管理能力

說明:學生需要對於電子化政府資訊應用發展的趨勢和議題研究瞭解,包括組織績效、知識管理、資訊策略規劃、資訊專案管理、資訊整合、資訊安全、人力資源管理等,並且養成推動與發展電子化政府的能力。

學習成效指標

科目名稱

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技能(能整合資訊應用相關理論與實務工作技能)

組織績效、知識管理、資訊策略規劃、資訊專案管理、資訊整合、資訊安全、電子化政府、人力資源管理

能執行資訊應用相關研究(能執行與實務工作相關的資訊應用研究)

組織績效、知識管理、電子化政府、人力資源管理

能開發、管理與評鑑資訊系統或數位教材

資訊策略規劃、資訊專案管理、資訊整合、資訊安全、電子化政府

 

如前所述,本系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除了「資訊應用專題討論」必修課外,以模組課程提供學生多元與彈性的選擇。而和學士班學程課程之設計機制相同,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的模組課程亦由模組課程召集人與具相關專長之專任教師開會擬定後,再送至系課程委員會通過後施行。有關本系碩士班各模組學程之專業/核心能力以及科目之制定過程,請見[附錄2-1-2]之系課程會議紀錄以及[附錄2-1-5]之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課程大綱,至於在實施模組化課程後,各科目之開課次數紀錄,請見[附錄2-1-6]

 

本系除了透過學系網站說明成立宗旨、教育目標、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內容以及未來職業發展潛能外,也透過學系Facebook、學程手冊、系走廊學程與職涯關聯圖、新生說明會、基礎專題說明會、專題說明會、學程調查表以及課程地圖等不同媒體與方式,增進學生對上述內容資訊之瞭解,相關資料請見[附錄2-1-7]。此外,本系在103學年度對大學部、碩士班、以及碩士在職專班學生進行專業/核心能力認同感之意見調查,大學部(91人填答)的問卷結果顯示,在五等量表中,學生認為七個專業/核心能力重要性之平均值每項都高於3.5,且每個專業/核心能力都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重要或非常重要。碩士班(15人填答)的問卷結果顯示,在五等量表中,學生認為三個專業/核心能力重要性之平均值每項都高於4.5,且每個專業/核心能力也都有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認為重要或非常重要。至於碩士在職專班(9人填答)的學生認為三個專業/核心能力重要性之平均值每項都高於4.2,且每個專業/核心能力也都有超過七成五的受訪者認為重要或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學系網站、學程手冊以及課程大綱與課程計畫表,是大學部學生最常用來瞭解本系的教育目標和專業/核心能力的方式。碩士班的學生最常利用「資訊應用專題討論」課和課程大綱與課程計畫表,而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則最常使用學系網站和課程大綱與課程計畫表,來瞭解本系的教育目標和專業/核心能力,有關專業/核心能力認同感之意見調查表,請見[附錄2-1-8][附錄2-1-9]

 

 

(一)        特色

本系在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和課程規劃之制定情形與關係此項目,具有以下三個優點:(1)本系之教育目標與本校和本院的定位與發展方向緊密相扣,此外,本系之教育目標明確,也符合專業領域發展與就業市場需求,並考量預期招收學生之特質與師資條件;(2)本系期望培養學生具備之專業/核心能力,均有相對應的學程或模組課程和學習成效指標,幫助達成目標並檢視其達成狀況;(3)本系的課程設計具學習邏輯性,由基礎概論、進階深入到整合應用,並且讓學生能自由、適性地進行自我探索和職涯準備。

 

(二)        問題與困難

受經濟不景氣、少子化和其他系所相互競爭之影響,本系所遭遇最大之困難在於碩士班和碩士在職專班的招生和入學狀況較難掌握,此或多或少會影響開課之多元性。

 

(三)        改善策略

有關碩士班招生問題,本系已全力配合本校招生政策,並希望透過提供模組化課程、發送招生海報、簡冊、email、辦理工作坊、研討會和演講以及校友推薦等方式,更積極開拓基隆、新北市、台北市和桃園縣等地區之學生來源。特別為鼓勵本校大學部成績優秀的學生繼續升學,自103學年度第2學期起入學之碩士班,設置七萬元之實質獎勵措施。又本系亦積極考慮以設立碩士學分班企業專班等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進入碩士或碩士在職專班就讀。

 

(四)        項目一總結

整體而言,本系在教育目標、專業/核心能力和課程此項目之表現雖仍有進步空間,但已有頗為完善之規劃,在制定的過程中除了有全體專任教師之參與外,本系之專業/核心能力也獲得大多數學生生之認同。至於對所遭遇之問題,本系業已擬訂因應對策,且會不斷透過自我評鑑組織和運作機制,發現並解決問題。